科学研究

共和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朴泰勋

 2023.6.12.

敬爱的金正恩同志如下教导说;

"金日成综合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和科学家积极遵循党的教育政策,培养了大批政治思想上坚定、科学技术上做好准备的革命人才,论证并广泛解释宣传金日成金正日主义和党政策的正确性,出色地解决了加强经济、文化和国防力量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从而为胜利推动主体革命事业,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金日成综合大学的不少教育家和科学家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绘制祖国的万年大计,而一生献身于科学探讨之路,朴泰勋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是金日成奖获奖者,曾获人民科学家、院士、教授、博士称号。

他生于1906年9月19日,曾亲身经历过亡国的悲哀和痛苦,直到祖国解放了他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于主体34(1945)年11月3日,朴泰勋先生初次谒见了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金日成同志听完他推心置腹,坦诚相见的倾诉,鼓励他说祖国已经解放了,您也尽情研究朝鲜的地理学,以实现青春时期所抱过的美好梦想,并同他坐在露天休息场所的一把木椅上就有关新祖国建设的国家大事促膝交谈。

主体41(1952)年4月12日,正值经受战争的严峻考验的时期,金日成同志来到柏松里,教导综合大学有关工作人员说大学要调查和掌握国家自然资源,并研究它的合理利用问题。

朴泰勋为了贯彻落实金日成同志所交代的任务,于主体41(1952)年七月,率领由金日成综合大学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北部高山地区勘察团的一支勘察队,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具体调查和掌握了盖马高原和白茂高原一带的资源情况。

战后,朴泰勋率领综合大学师生一起顶着严寒,在泥沼中艰难跋涉,踏勘西海岸荒涂,积极拥护了金日成同志构思设计的万年之计的国土建设和大自然改造工作。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开始大力展开海涂开垦工程,金日成同志曾教导说围垦种田的关键是兴修水利,以解决围区耕作所需的灌水问题。为了贯彻落实金日成同志的这番教导,他认真思考,不断研究,在这过程当中,他具备了只要是金日成同志的教导,哪怕是凿穿地球也必须要落实到底的钢铁意志。他同勘察队员一起在海涂各处进行钻探,终于验证了海涂地区也有地下水源。

当时,他欣喜万分地吐露了发自内心的真情说;"金日成同志说的真是没错,他说成就准成。这是科学,也是我七十年生涯中所体验到的真理。"

朴泰勋积极拥护金日成同志所提出的关于大自然改造的宏大构想,在战后困难时期进行海涂调查研究工作,并出色地完成了阻隔海水,围垦造地的大规模自然改造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步入了老年。

但是,由于有了金日成同志的信任与厚爱,他就把永不衰老的热情都倾注于教育后代工作和地理学研究事业上,人到年老,也都取得了新的科研成果。

自1963年直至1991年,朴泰勋先生从事教育事业,同时参与各项科研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了许多学位学衔获得者,并撰写了诸多小论文、教科书和参考书,如"朝鲜的海涂"、"美丽的江山"、"西海岸海涂的广阔前景"、"朝鲜的自然地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地理词典"、"海涂围区脱盐法"等,对我们共和国的地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日成同志金正日同志高度评价朴泰勋先生的功劳,授予他博士学位和教授学衔,并推崇他为我国首批金日成奖获奖者之一,还给予他第六届最高人民会议议员的荣誉,授予他人民科学家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院士称号,而且还向迎接八十岁生日的他送去了充满恩情的寿筵。

金日成同志得知他逝世的噩耗,深为伤感,以自己的名义向他的灵前送花圈。金正日同志采取充满恩情的措施,把他的遗体安放在爱国烈士陵园,以让历史和民族永远记住他的功绩。

朴泰勋先生一贯拥护金日成同志金正日同志的意图,将毕生贡献于科学研究事业,他的一生使我们这一时代的科学家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志向,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思索并开拓科学世界。